不拒绝“零食”

发布时间:2012.03.27 浏览:13783 次

   从小到老,“零食”一直伴随着我们。各种“零食”店也越开越多。人们受它诱惑的是其异于平常食物的香、脆、酥、鲜、甜、酸、辣等浓重口味,以及新奇的味道、造型、包装等。也正因如此,“零食”使得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滋味。“零食”的种类繁杂,有的可以看出主原料是什么,有的需要看说明才能知道原材料。但不管怎样,“零食”的原料一栏里会有很多我们不熟知的名称,这些可能就是各种食品添加剂。如果长期无规律、无节制吃“零食”对健康非常有害。但是,只要合理安排,“零食”对人体健康可以是有利的。

    首先要掌握好量。“零食”在有的地方叫“零嘴儿”,是指其量少的算不上餐顿,也就一两嘴而已。“零食”体积比较小,有的还独立包装,偶尔吃一点“零食”,比如在旅游时或在运动前,即使是高油、高糖、高盐的,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,还能及时给身体补充能量。平时则要根据正餐的情况、个人体质、运动量的大小而异适量摄入。如果在正餐之外增加过多“零食”,必会造成能量过剩,导致肥胖。还会因摄入较多添加剂而有害健康。

   其次要会选择。因为大部分“零食”营养价值都不高,比不上正规饭菜,多食会影响正餐的营养摄入,发生营养失衡现象。选择  “零食”要以天然食物优先为首要原则。天然的,加工简单的,添加剂少的,对健康影响小。而颜色鲜艳、味道过浓、口感过酥的,往往色素、香精、漂白剂、防腐剂、疏松剂、抗氧化剂、乳化剂等成分较多,即使是国家允许范围内的,若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,如致畸、致肝脏损伤、致肾脏损伤等,甚至致癌。油煎、油炸、腌制的食品要少选。选择“零食”还要因人而异。儿童和青少年可选天然的水果、干果、坚果及其制品,和奶及奶制品、大豆及豆制品,肉、蛋及其制品等。尽量减少高糖、高盐、高脂肪的“零食”,以防止蛀牙、肥胖。小的婴幼儿和老人要避免易致阻塞气管的食物。如小果冻、花生米、蚕豆、粘食等。中老年人和妇女宜选淡味的水果、干果、坚果及其制品。胖人和患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的“零食”,人要避免重油、重糖、重盐食品,宜选水果、蔬菜代替甜食,且最好在饭前吃。正餐时适当减少摄入量,或做运动以平衡能量。病人选择“零食”要咨询医生。

    再有,要会安排进食时间。如果三餐之间不断有“零食”入口,消化系统就没有一张一弛的规律,会造成功能紊乱,影响正餐的食欲和食量。一般在两次正餐之间进食适量“零食”。比如,体质偏瘦弱者,正餐能量不足,可以在两餐之间补充较高热量的“零食”,如糕点、肉类、奶类等。饭前一小时内不宜吃“零食”,特别是甜饮料。为解饥饿,可少吃点水果。晚餐后不要多吃“零食”,否则容易发胖。

    最后,告诫大家为了全家人的健康不宜在家中储存过多“零食”。